|
发表于 2021-11-15 17:42:2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你对卡的定义如何。
在下出结论之前,我们来看一条很重要的定律,安迪比尔定律,这个定律的大意是,就算你芯片性能增长了,软件开发商也会想方设法去把软件庞大化,吃掉你的性能。
也就是说,你在2013年买到iPhone5s新机,开软件的流畅度,或许和你2018年买到iPhonexs的新机,开软件的流畅度,或许都差不多。
而且现在软件臃肿化趋势越来越严重,导致程序猿没有太多时间根据软件使用情况进行优化。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某软件一直在套while循环,套了几十万行代码,明明可以不用循环让它跳出去去提升运行效率,程序猿偏不,因为这么省事啊,放在新硬件上也不会卡。旧硬件,谁会管你?
这是2018年之前的情况,手机厂商拼命堆性能,导致手机性能越来越好。软件开发商呢,自然也会觉得放着这么好的性能不吃满了就是王八蛋,疯狂的堆软件,而且在过去骁龙801,600,苹果a5,a6时代,硬件性能不够用的年代,软件厂商可是拼了命的优化。转折点,对于安卓出现在骁龙835左右,iOS出现在a7~a9过渡的时代。大概到a7的时代,软件厂商发现自己可以不用做太多优化,硬件性能也够用了。安卓那边,火龙810卡了一年导致安卓厂商优化推迟了一年,不过到810时代,a7都不给优化了,为什么我还得给你火龙810做优化,因此安卓厂商也不再优化,这就导致问题,安卓因为不优化,加上骁龙芯片不是a系列芯片,导致同期安卓旗舰一直都比苹果卡一点,一直到835这个转折点,这年膏通终于把功耗压下去了。
压下功耗的骁龙时代,各大厂商突然发现,硬件性能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好时代,不但硬件性能够了,我们不用绞尽脑汁的优化了,而且还可以放飞自我,想加多少东西加多少东西,管它用户用不用得到,只管加就完事了,反正硬件性能够吗!于是软件厂商大概在2017-18年左右为了自己的商业利益,疯狂的往软件里面加各种无用组件,扩大体积吃满内存吃满CPU,下限就是你新机不觉得卡就完了。
苹果为什么会出用好几年的像a9这样的神u,就是因为那时候摩尔定律还没失效,a9是15年发布,距离软件体积大膨胀时代还有3年,加之当时a9性能相比a8几乎提升一倍,性能提升很猛,导致在当时,a9的性能真的算过剩的。同期骁龙810,820,性能不如a9不说,还发热降频,这导致a9真的可以用好几年。注意这段分析。
在18年软件大膨胀之前,苹果用尽新架构给摩尔定律续了最后一次命,就是a11,性能相比a9翻了一倍多,算是苹果ticktock战略最后一次显效,苹果从a7开始就开始ticktock战略,一代提升性能,一代不提升,a7相比a6提升一倍,a8挤牙膏,a9提升一倍,a10挤牙膏,a11提升一倍,a12挤牙膏。但是a13并没有提升一倍性能,摩尔定律在a12开始失效了。安卓这边,性能本来就不够,现在看起来还是在给摩尔定律续命,华为从麒麟980开始每代稳定30-40%性能提升。膏通也一样,从耻辱柱820脱离开,也放弃了和苹果PK激进堆性能导致功耗翻车的战略,开始每代25-35%挤牙膏。苹果堆料最狠,因此先堆到摩尔定律失效了,a13提升25%,跟苹果耻辱柱a8幅度差不多,a14提升17%,a15更是0提升(也有说提升10%,吃制程红利的),GPU因为架构问题,倒是还能接着堆,但是注意,日常开软件流畅不流畅,用的是CPU不是GPU。
可是软件开发商却不会管你摩尔定律失效不失效,可以看到的是,近几年软件开发商每年对性能要求多40-50%的速度不断扩大软件体积,不信看看19年淘宝安装包多大,21年最新版淘宝安装包多大。因此有位视频博主发现了一个很神奇的现象,在15年他用iPhone6s的时候,25个软件最新版开启速度共计38秒,到了21年用iPhone13的时候,25个同款软件最新版开启时间用了79秒,提升一倍多。
那么有些人会反驳,说既然新机相比过去几年变卡了,为什么我感觉不到,这个问题问得好,因为你在“对比”。现在各大博主测试新机性能怎么样,都是去和同年其他旗舰做开启应用时间对比,没有有和几年前对比看看新机开启速度是不是相比几年前的机子变快了,没有,因为没必要。你对新机卡不卡的定义是来自于和其他旗舰对比得出来的,而并不是你自己感知的,1秒不卡,2秒打开算不算不卡?不知道,但是当你和别的旗舰对比的时候,发现唉!安卓***旗舰打开速度是3秒,还是这个不卡啊,买这个!但是实际上还是变卡了。
那么,你觉得什么时候变卡,这就不是对比得来的了,因为没人做用了好几年之后,对比一下3年前诸旗舰谁不卡?有人做吗没人,这时候你感知卡不卡最主要就是来源于你自己的感知了。这个感知看个人对APP的容忍度,我的上限是6秒,如果一个APP6秒还没给我打开,那我就受不了了,必然会换手机。
因此,从新机到换手机,用的时间,是高度依赖于软件厂商和硬件厂商的配合的,而现在硬件厂商出了问题,摩尔定律到头了,新手机性能提升有限了。软件厂商却依然保持着相应的速度去吃性能。因此,现在的手机用的时间,肯定比过去软件厂商还没意识到手机硬件提升过大自己可以海阔天空吃性能,而且苹果时不时来个一倍提升的a9神u时代久。a7~a9那个时代才是真正谈“这部iPhone在刚出的时候算不算性能过剩”的时候。a11勉强算,但是a11多核有问题,a12修复这个问题时,已经到了软件厂商疯狂吃性能的时代了,所以可以预料,a12用的肯定比a9短一些。而a15,作为谈性能,性能到了摩尔定律失效的时代,软件,软件又开始疯狂堆垃圾功能疯狂吃性能的时代,a15用的比a12还短是必然的。按照我的忍耐度,也就是软件6秒打开,a7大概在20年就不行了,满打满算a7寿命有8年,作为一个起于软件厂商兢兢业业做优化的时代,度过了手机硬件性能大爆发但是软件厂商还没意识到自己可以不做优化而且塞一大堆无用功能的中间时代,并寿终正寝在手机软件功能开始臃肿化,硬件摩尔定律却开始失效的后性能爆发时代的元老级CPU,这个成绩已经够了。a9目前还做不到那么拉胯,在我的忍耐范围内,a9的寿命大概可以有8年左右,a12应该有7年,a13有6年,a14,a15报废时间和a13应该差不多,a15寿命勉强能到5年。对于那种3秒就觉得卡就必须要换手机的主,a15的寿命可能甚至只有3年。
而我对于软件卡顿的认知算是最宽容的一个人了,因为我平常不怎么用手机,但是有些人不一样,在我的调查里,不少人对于手机卡顿的认知都是在2-4秒内,那样a15绝对做不到5年使用寿命,撑死大多就是3年。当然也肯定会有人说,手机卡了是我忍耐能力不够的问题,不是手机的问题,看a9都能用五年七年,凭什么一样的苹果的芯片的a15不能用5年,肯定是我忍耐范围太低了,手机是肯定可以用5年的这样的人,那么对于你们手机就可以用5年。当然我这些都是推论,是不是这样还是需要时间验证。不可否认,手机近几年换机频率都加快了,在14年,绝大多数人换机频率长达36个月甚至以上,我是一个骁龙801用了4年之久才换机,而且换手机的2018年也没觉得801有多卡;但是仅仅吃灰一年半,到19年夏,突然发现801干什么事都变卡了,就是我说的软件吃性能臃肿化时代开始了。而到了20年,绝大多数人的手机换机频率减小到22个月,只用人民收入普遍提高这种说辞我是不信的,因为手机涨价比人民收入水平提高的速度还快,以小米为例,19年它旗舰机仅仅2999,到了21年就变成6999了,涨价2倍多;以vivo为例也有1.85倍。
所以在可见的未来,你的手机越换代越快是必然——既是手机厂商愿意看到的,也是手机厂商无奈之举,愿意看到的意思是你换机频率越快人家赚的越多啊,放着钱不赚王八蛋,无奈之举就是现在硬件摩尔定律失效,硬件性能提升幅度已经确实跟不上软件吃性能提升速度了。在可见的未来,甚至两年一换可能是个常态。当然,你也可以说我这是信口雌黄,是空口无凭说白话——我也不想这么快换手机,和这部手机培养出感情终究还是要化为尘土——我的第一部骁龙801努比亚z7mini,我是和它有感情的,如果可以,我愿意一辈子都不换它。现在用的这么一堆苹果,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淘汰掉——希望他们能多撑几年吧,我和这些手机都是有感情的,我希望他们永远不会被邪恶的软件商剥夺使用的能力。
还有个xs,正在刷网课,就不放进来了
附:10-21年软件开发商每年大致对性能的需求
10-12年,每年增长60%左右,同期相应硬件,每年增长2-3倍
12-16年,每年增长20%-30%,同期硬件,每2年增长1倍左右
16-18年,每年增长35%,同期硬件,每2年增长一倍左右
18-21年,每年增长40%,同期硬件,每年增长15-20%,甚至只吃制程红利,保持每年10%增长
预计到2025年左右,软件放新机都卡的不得了的时候,软件开发商才会放慢吃性能的脚步。否则,软件开发商以盈利为目的,是不会管你硬件够不够用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