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1-16 17:2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几天才刚在和朋友感叹小米这一步营销操作有点东西,套装版供货也比较足,挺成功的,结果就看到这么个新闻。
这个不是环保不环保的问题,而是商业道德和脸面的问题。
好在小米及其销售方面的渠道合作伙伴早就预估了这种可能性:如果不退回充电器,则退款也是减掉充电器的“实价”99元,而非1分钱。
不过抛开小米的未雨绸缪,我更意外的其实是这个以为钻到空子的网友特别发出来炫耀的沾沾自喜感。前面有一位答主说的好,“我是不愿意和这样的人交朋友”,而我可能更进一步,压根不敢和这样的人交朋友。不难预见,过几天可能就看到TA在晒如何把我这位朋友坑了的“战绩”。
很多时候我们作为消费者其实是弱势的一方,毕竟自古以来买的不如卖的精,但好在市场化越来越成熟,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越来越完善的今天,我们的消费者权益已经可以比较好的被保护起来,像是“7天无理由退货”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很好的执行,让我们有了“后悔药”可以选。
但这次这个“1分钱买个充电器”的事情,又一次提醒了大家,以前我们说“商业道德”往往只会想到相对强势方的商家要“讲道理,要脸面”,但现在消费者的权益好了,却也会催生这种“不要脸”的情况。“消费者”作为一个庞大的人群也的确什么人都有,我们能做的,除了自己不成为这样耍小聪明的小人之外,也尽量避免和不要脸的人交朋友,只有这些“聪明人”的路越走越窄,避免出现“破窗效应”,商家的服务才有可能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消费体验才能有保障。
拓展小知识:破窗效应(Broken windows theory) 犯罪心理学理论
以一幢有少许破窗的建筑为例,如果那些窗没修理好,可能将会有破坏者破坏更多的窗户。最终他们甚至会闯入建筑内,如果发现无人居住,也许就在那里占领、定居或者纵火。又或想像一条人行道有些许纸屑,如果无人清理,不久后就会有更多垃圾,最终人们会视为理所当然地将垃圾顺手丢弃在地上。因此破窗理论强调着力打击轻微罪行有助减少更严重罪案,应该以零容忍的态度面对罪案。 至于部分网友说的赠品就是值0.01元啊,我就想到了当年本山老师的小品里的“卤不要钱,那先来碗卤!”
看看小沈阳的表情,对这种“神操作”是褒是贬,应该一目了然了把。
一点小想法,供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