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创业者容易有执念,觉得自己想到一个主意,就会有相应的需求。但这个需求可能只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需求,甚至都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需求。这样的创业项目比比皆是。
我有个朋友说自己要创业,想做一个搭载在互联网上的祭祀园。他说爷爷走后一直心怀思念,可又不知道去哪里纪念,所以产生了这个想法。我很尊重他的想法,但直观感觉这并不是一个普遍的需求,于是我建议他试试其他项目。最后他没做祭祀园,选择了一件在市场上有着更大需求的事情并坚持做了下去,现在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所以,判断一个需求是不是真需求、是不是高价值需求很重要。对此,我也总结了三个标准,即强烈、普遍和频繁。
第一个标准是强烈,就是用户愿不愿意为这个需求付费,愿意付多少钱。不愿意付费,说明用户对这个需求的强烈指数较低;反之,如果愿意付费,说明用户对这个需求的强烈指数比较高。
第二个标准是普遍,就是有足够多的人存在这方面的需求。
易到当时在强烈标准上没有问题,因为用户愿意付费,但在「普遍」这个标准上出了问题。长期以来,我们给产品的定位和战略都是针对商务人士,而不是面向全网人群。事实上,一个互联网产品与传统服务的最大区别就是它可以打破层级、跨越地域限制地去满足更多人的需求,这是互联网的本质价值。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