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锋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极速登录

查看: 2470|回复: 20
收起左侧

【科普向】为什么买了性价比高的笔记本电脑却不好用?

[复制链接]

1397

主题

1494

帖子

5884

积分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2-4-3 22: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键注册,加入手机圈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写在前面

撰写此文的目的是基于笔者这些年的经验,帮助您发掘自身在选购笔记本中可能忽视的但非常影响实际体验的重要需求,避免“明明选购了性价比很高的电脑但到手却感觉不好用”此类情况的发生
本文并不能直接告诉您该具体选择哪一款笔记本电脑,如有选购需求,笔者在这里推荐几位非常欣赏的大佬,欢迎您去看他们的专栏或者咨询 @夏蒙乾 @吉吉国王 @吃土皮皮虎
本文内容将以14寸核显轻薄本为核心进行讨论,游戏本请无脑优先考虑性能
本文的少部分内容具有时效性,文章撰写于2022.3.20
2022.3.26 根据一些朋友的建议优化整理了部分内容
2022.4.5 给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首先提出一个问题请大家思考一下,“配价比”跟“性价比”是同一个东西吗?
由于笔者学生党一枚,没有资金借机器实拍,所以文章中的图片均来源于电商详情页,官网,以及电商评论区,如有侵权请联系笔者删除
太长不看系列请直接从目录跳转总结或者只看文中加粗部分的内容

在正文之前,笔者要先讲两句看起来非常“政治不正确”的话
1,在选购过程中一定要去电脑城
2,”性价比“也许并不重要
上述问题的详细解释都会包含在正文当中,笔者文中提到的所有内容均为个人感想,如果您有不同意见,欢迎您在评论区友好交流。不要杠,杠就是您对。
本文尽可能以通俗易懂的方式阐述,但不免需要一定的硬件知识基础,如果您有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另,小白不建议在除京东自营,天猫旗舰店,官网以外的任何渠道购买笔电!!!
与配置参数相关的详细前置科普请参考,本篇仅探讨核心硬件配置参数以外的部分
1)何为“轻”

如果您有关注近年的笔电市场,不难发现,以L厂为首,笔电纷纷在性能释放上大做文章,原因很简单,性能强可以覆盖更多的用户群体,提高性价比,便于线上宣发等。但性能释放提高对散热要求更高,散热模组的堆料直接导致了主流价位的“轻薄型”笔电很难真正做到“轻”,小新pro14,thinkbook 14p等机型纷纷迈过了1.4kg的门槛,甚至存在某品牌的14寸笔电宣传“轻至1.54kg”。而战66之类的商务定位的笔电,即使没有追求强性能也来到了1.38kg,笔者认为属实不能算轻。
以笔者个人的偏见和独断来看,1.4kg感知稍重,1.3kg则无明显的轻重感受,中规中矩,而1.2kg以内上手时则会明显感到轻盈。(以上结论来源于笔者21年中实际上手的约60台笔电)。在此笔者建议,如果您有经常移动办公的需求,请务必选择1.4kg以内的笔电如果您仅有office三件套级别的需求(不需要视频剪辑或者轻度的画图或者lol之类的轻度网游),那么大可不必追求性能释放,请尽量选择1.3kg内的笔电,100g带来的感知是很明显的。而由于每个人对重量的实际感知不同,强烈建议您去当地最大的电脑城实际上手掂量一下,不需要针对某个型号,任意找几台同尺寸的笔电感受一下您能接受的重量范围即可,这将会对您的选购起到非常大的帮助。
然而不幸的是,纵览21年的笔电市场,在6000元内的高性价比笔电,几乎没有14寸1.3kg可选,要么加钱,要么选择13寸,要么选择某M二线品牌,要么选择即将退市的旧款。主要原因就是在这个价位下散热堆料占据了过高比例的成本。
2)为什么不建议您优先选择13寸

键盘

由于机身尺寸的限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13寸及以下的机器,包括以键盘著名的ThinkPad在内,也选择对键盘动刀,即对键位间距或者键帽尺寸动刀。整个21年搭载全尺寸键盘的小尺寸笔电屈指可数。如果您平时会使用到机械键盘或者是外接的办公薄膜键盘,那么在使用非全尺寸键盘的时候,极大概率会发生误触。尤其是在进行大量文字输入的盲打过程,会直接让人崩溃。所以,除非您日常所有工作都建立在这一台笔电上,或者说您极少打字,或者您绝大多数时间使用外接键盘,那么请务必选购搭载全尺寸键盘的笔电
视野

纵然13寸有XPS13这种屏占比极高的存在,但AB面物理空间的限制,使得正常人在使用笔电时,余光部分会更多的扫到周围环境中发生的事情,注意力更容易分散,而14寸的尺寸提升就能大大改善这种情况。
其次,笔者周围的朋友无一例外,使用过14寸笔电后都觉得13寸屏幕过于小了,往后选购笔电时均提出不考虑13寸机型。笔者认为13寸是为了增加笔电便携性,而牺牲掉过多使用体验的不均衡的产品
3)厂商定义的所谓“好屏幕”真的适合您吗

21年出现的几个高频词汇,2k/4k,16:10,P3色域,OLED在笔者看来现阶段营销的意义均大于实际意义,毕竟最后还是消费者的钱包买单。笔者在此并不是说这些词条没有意义,而是对大多数用户实际意义有限或者宣传的效果与实际应用场景存在一定的偏差。
分辨率

首先笔者认为,14寸机型下,1080p屏幕并不能算是大缺点。笔者认为,分辨率跟屏幕尺寸应该相辅相成,只要不出现“大果粒”,都不会对日常使用体验产生很大影响。【在此插播一条冷知识,1080p 14寸与4k 27寸的ppi(像素密度)是几乎相同的】,笔者认为现阶段应该不会有人说4k 27寸的办公显示器糊吧。同价位下友商提供2k可以算是加分项,但在办公场景下,14寸1080p已经足够细腻。而屏幕到15寸之后,1080p就会产生明显的颗粒感,那么2k分辨率就是必要的了,否则会严重影响观感。
此外,90hz或者是120hz的刷新率确实对操作的流畅度有很明显的提升,可谓是办公利器,触摸板的好助手,相信用过高刷屏手机的朋友都有实际体验。但同时,高分高刷对续航的负担也会更重,是把双刃剑
相比2k,4k就是纯粹的过于超前了。先不说14寸下人眼能不能分辨出4k的提升,时下核显的性能带4k的复杂场景并不轻松,续航直接血崩,更何况日常办公场景下也极少有人用得到4k的素材。所以针对分辨率,笔者在此建议,如果您不能明确的说出高分辨率的具体应用场景,那么均不建议您将其当作硬性选购指标,无脑追求高分不可取
屏幕比例

不知大家是否发现,21年厂商有意的将16:10的屏幕比例与“高端”进行捆绑销售,并且22年有强化这一概念的趋势。16:10相较于16:9确实提升了沉浸感与纵向显示比例,但笔者认为这与屏幕的比例本身关系较浅,真正的原因是”窄边框/高屏占比“。
在这里可能有人会讲,16:10更便于办公。这个说法本身是没问题的,但选购笔电的过程中,如果真的是为了纵向空间,为何不直接选购3:2的屏幕呢?台式机显示器也大都是16:9,为何没有说增加宽度到16:10更便于办公的呢?笔者认为真正的原因不在AB面,而在CD面,也就是主板和电池上。对于厂商而言,新品相比旧品如果出现了某些方面参数上的倒退,是很不利于宣发的。所以无论是散热的堆料,还是提供硬盘内存的扩展性,还是更大的电池容量,都对CD面的空间有一定的要求,宽屏也就很自然成为了厂商更加偏好的选择。
跑马边框/航母边框丑是共识,所以在选购笔电时,笔者认为屏占比也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参数。例如前些时间刚刚更新的战66 gen5,虽然是16:9的1080p,但是屏占比做到了87.5%,实际观感也非常不错。在此笔者建议,选购85%左右或更高的屏占比都能带来很好的视觉体验,不必强求16:10,只是宽屏大多数都满足这个屏占比要求(笔者甚至见过某游戏本在采用16:10的情况下依旧跑马的)。如果您对这一参数没有概念,请去看一看商品的评论区晒图或者本地电脑城实际看一眼。另外,现阶段有一些冷门软件没有针对宽屏做适配,如果您使用一些冷门软件,请优先选购16:9的窄边框,否则可能会出现画面拉伸变形

【科普向】为什么买了性价比高的笔记本电脑却不好用?-1.jpg

16:9 屏占比90%

【科普向】为什么买了性价比高的笔记本电脑却不好用?-2.jpg

16:10 屏占比91.7%

色域和屏幕材质

如果您非色彩相关的专业用户,请尽量选购100%sRGB/72%NTSC的高色域IPS屏幕。60%sRGB/45%NTSC的低色域屏幕现阶段应该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没有任何选购价值。P3广色域则是由于windows下缺乏统一的色彩管理,很容易出现色彩过饱和的问题,对于游戏用户和专业设计有加成,但是日常使用的话意义不大。特别是在走量的型号上为了强行宣传P3比100%sRGB好当噱头和卖点的话,那就是徒增成本,对消费者反而不利。并不是说P3没有用,而是不建议您盲目冲P3
而OLED由于21年刚刚从手机进入笔电,烧屏,伤眼,频闪这些都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但笔电这边暂时也没有给出令笔者非常满意的解决方案。OLED屏相较于LCD由于显示原理的不同,具有天然的优势,控黑,色域,色准,低功耗都很优秀,但伤眼是现阶段的硬伤,属于一击致命的缺点,笔者不建议您现阶段选购OLED屏幕。但笔者认为随着技术的发展,OLED未来可期。
镜面与雾面之争

先谈镜面屏的优点,屏幕亮度高、透光度高,色彩鲜亮,但镜面屏反光是一个致命缺点下。图书馆,会议室,办公室等场景下的点光源,会在屏幕上形成光斑,对文字工作/图片/视频产生巨大的干扰。这也是笔者个人非常不喜欢21年的yoga 14s的原因。而雾面屏就是为了解决反光问题而进行一定程度上显示效果的牺牲得到的产物。与上条类似,如果您非色彩相关的专业用户且需要进行文字工作,不建议您选购镜面屏。这里有一个例外,就是触控屏。触控是一定要覆盖玻璃的,必然属于镜面,对触控有刚需的就必须选择忍受镜面的缺点。但一些定位高端商务的笔电(通常为7000价位以上),即使是镜面也会做一定的防眩光处理,但真正令人完全满意的目前也只有x1 yoga,完美平衡了二者的代价就是高达万元的售价

【科普向】为什么买了性价比高的笔记本电脑却不好用?-3.jpg

x1 yoga极为优秀的防眩光处理

通常屏幕是镜面屏还是雾面屏并不会标注在商品详情页当中,但通过询问客服/评论区看实拍图/看评测视频或文章都可以获取这一信息(在这里特别给猪王好评,笔吧的每一期都会标注)。当然您也可以选择电脑城这一渠道来实际了解自己已经选定的产品。
4)看似玄学的手感和质感

手感和质感的来源无外乎,机身材质、加工工艺以及表面涂层/表面处理工艺几个方面。笔者先澄清两个非常大的误区,金属机身≠质感好,CNC加工≠方便使用。通常不标注具体材料金属机身都是铝合金,铝合金相比常用的工程塑料,更重,不隔热(C面键盘温度更高,D面利于散热,有利有弊),导电。而厂商往往抛开材料的特性优劣,更愿意利用塑料“廉价”的这一固有印象来进行营销,而实际上好的复合材料是综合体验上是优于一般的铝合金材料的(并且可能成本更低)。而追求轻薄的同时还要良好的质感,那就只能选择更高定位的镁铝合金,甚至碳纤维材质或者钛合金,那钱包撑不撑得住就取决于个人了。
表面工艺与“廉价感”

例如某L厂在air14的c面采用的深灰色涂层,质感于legion系类似,虽然定位低但是显得高级,要知道这只是4000价位的入门机型。但定位更高的pro14采用的银灰色的配色加上稍带磨砂手感的涂层,则显得非常的廉价,完全看不出来这是一个7系的产品。同理,某M二线的F1与F6虽然采用了“航空级镁铝合金”这样高大上的的材料,但那个磨砂表面会有细小颗粒状的闪光,廉价小商品感爆棚。而唯一的避雷方法依然是,去电脑城实际上手。

【科普向】为什么买了性价比高的笔记本电脑却不好用?-4.jpg

F1一言难尽的质感

CNC带来的可能更多的是坏处

虽然CNC带来了极为精细的做工,但全金属机身特别是采用了CNC的机身,最大的槽点就是C面边框割手,只要使用笔记本自带键盘这就是个避免不了的问题。注塑成型可以直接形成倒角,只需要后期打磨抛光处理,而金属CNC加工由于主要使用数控铣床,加工很容易形成直角边,而细致的倒角不仅增加流程数量,单个项目执行的速度也要放慢,会极大增加生产成本,这对主流价位下的产品来说是不可接受的。只追求细致的做工带来的外观,笔者认为这是本末倒置,笔电首先满足的应该是工具属性。全金属笔电的弊端几乎都可以在redmibook pro上面看到,但CNC在外观上带来的一体感,是普通笔电难以比拟的。

【科普向】为什么买了性价比高的笔记本电脑却不好用?-5.jpg

redmibook pro14优秀的一体感

另,机器的做工问题通常在首发机器中比较常见,对于御三家等大厂,会在后面的批次及时修正,4000价位以上的机器做工问题通常都不会太大(接缝,装配等),高定位的机器更主要的是在材质和细节处理上(倒角)。而对于二线品牌做工就完全是玄学问题了,基本取决于代工厂的选取。此外,由于二线品牌整体出货量低,也难有余力修正工艺流程或者更换代工厂,换货很可能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5)不可不重视的一些外设

键盘

除了上文提到的全尺寸键盘外,键程,回弹力度,键帽材质一样是影响键盘手感的重要因素。笔者在此不想参数化的讨论这一玄学问题,有些键盘手感偏肉,有些键盘打字像在敲钢板,有的键帽涂层磨手。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所以依然还是推荐大家去电脑城上手试一试。笔者想在此特别提一下C面键盘区的刚性。可能会有人说,商务本除了割韭菜没有任何优点,其实不然。普通的家用轻薄本在键盘区通常是没有做任何加固措施的,键盘区正中间按下去会有非常大的塌陷,这对打字输入的力度均匀性是有很大影响的,换句话说就是不同按键手感不一致,对有大量文字工作的用户来说是个极其容易忽略的问题。
极为先进的3.5mm耳机接口与摄像头

这个没什么好说的,就是提醒大家注意这个问题,近两年有不少厂商选择阉割。游戏本暂且不谈,台湾省的某As厂在灵耀这个轻薄本系列上的数款产品分别对耳机接口和摄像头动刀,这是完全不可接受的,一个疫情直接教做人。
触摸板

笔者原本是外出习惯带无线鼠的,但直到笔者前些年体验过某高端轻薄本上,有玻璃覆盖的触摸板后,定位精准,手感顺滑,瞬间路转粉。所以喜欢用触摸板的,在选购时请锚定玻璃面。但不幸的是,目前非商务定位的轻薄本中几乎没有重视触摸板这一外设的,手感粗糙,定位不精准,滑动过程中断触各种小毛病不断。想要好用的触摸板现阶段必须要承受高端产品带来的高溢价。
6)性价比的代价是?

风噪

首先请大家了解一个概念,相较于台式机,笔记本电脑本就是为了便携性,而在性能,散热,噪音,屏幕,外设,接口,扩展性等各方面做出妥协的产品。时下在各家都在追求薄,但性能释放却在逐年提高的背景下,除了上文提到的散热模组堆料导致的重量增加,风扇是噪音的万恶之源。厚度变薄,而散热需求却提升,直接结果就是风扇叶片密度增加,转速提高,其结果就是噪音的增大。近年来主流游戏本的人位噪音基本都在50dB以上,满载下更是能达到55dB甚至60dB,对正常人来说早已超过了吵的标准,用扬声器外放打游戏想都不要想,严重影响体验。而近年来主打性能释放的全能本/轻薄本也有不少达到40-45w的产品,风噪能达到45-50dB级别,大概就是当您精神高度集中于工作时,可以勉强忽略噪音,但稍微走一点神就会听到风扇的呼呼声。虽然时下多数厂商都在笔电上提供了模式切换功能,可以将性能模式选在“安静”一档,但受限于风扇策略,各种性能小钢炮的噪音相较于商务定位的笔电来说还是有些较大了(特别是在采用标压处理器或者一些低功耗下能耗比表现不佳的产品上),而例如x1 carbon满载人位噪音仅有40dB,日常非满载状态下基本与一般环境噪音(35dB)相当。过大的噪音除了影响日常使用体验,分散工作的注意力外,在图书馆/自习室这种环境较为安静的场合下,非常容易使您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当场社死,所以选购笔电前,请务必考虑您的实际使用场景对噪音是否有要求
外围缩水

厂商的目的永远是为了赚钱,同样价位下,一台机器注重性能释放,可以用参数明明白白的写出来,非常适合线上的宣发,但是对于一些看似玄学的问题,如机身做工,材质,键盘手感,扬声器,触摸板等这些您在电商参数页看不到的东西中,必然缩减了成本,明明只有office全家桶的需求却买了一台顶级性能释放的全能本,不能说这个选择是错误的,但它大概率不是最适合您的产品,把用不到的性能换成外设的提升才是实打实的提升使用体验。性价比产品往往是厂商拿来走量的机型,也就注定了它需要满足大多数人的大多数需求,也就注定了它很难满足一些特殊的个人需求。
7)保修与过保后维修

首先笔者建议,请慎重选择二线品牌的轻薄型笔电。2021年全球出货量前六分别为LHD御三家,水果以及台湾省的两个A厂,笔者暂且将这些厂商归为一线。笔者认为出货量是保证笔电好用的必要条件。笔电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经历工程机,小批量试产,大批量试产等多个阶段,首发之后也需要3个月左右的时间去调整做工问题以及通过更新bios解决硬件上的bug,这也是正常情况下为什么首发要比日常价稍微便宜一些。而轻薄本相较于游戏本集成度更高,更加考验厂商的调教水平。而二线厂商受限于成本和能力,往往发现问题就相对滞后,并且问题样本较少解决难度也更高,bios更新不及时导致的蓝屏,进程崩溃对日常使用体验更是毁灭性打击。轻薄本往往更多的承担了论文,会议,工作等重要用途,这些日常使用的bug严重情况下是可能导致成果丢失的,对游戏本来说无伤大雅,但对轻薄本来说就是致命一击。
保修期内一线的保修范围都相对宽松,甚至有不少提供全球联保服务的,只要不是自己作出来的明显人为损坏,基本都给修,但二线保修线下门店几乎清一色的外包,修好修不好不谈,有些服务网点甚至有过偷换配件或者人为制造故障骗维修费的。L厂在国内众多直营的3C服务站,售后便利程度远超其他一线品牌,虽然笔者对L厂有一些成见,但如果您对售后依赖程度极高,请选择L厂的产品。(关于保修皮皮虎大佬在评论区也帮助解释了一些内容,特此感谢)
关于过保后的维修,笔者先请大家认清一个概念,绝大多数门店售后,只能进行组装部件级别的维修,电容电感等元器件级别的维修是做不到的。例如,由于厂商主板设计的问题,造成电流过载,烧了主板上的保险丝,这种问题售后会统一告知您是主板问题需要换主板,并不会告知您具体的问题。保修期内还好说,某些厂商保修期外换主板带来的高昂费用,可以说是直接让笔电失去了维修价值。据笔者个人了解到的信息,某手机厂的笔电,保外更换主板的费用计算,指的是包含任何焊接封装在主板上的部件,包括cpu,显卡,板载内存都会被计算到换主板的费用中。换保险丝的物料成本几乎可以忽略,加上人工也就是三四百元的级别,而某厂官方的这种维修方法会直接带来2000+甚至更高的维修费用,算上笔电本身的价值折旧远不如直接买台新的。
8)绝大多数人可能都用不上的内存扩展性

笔者认为,SODIMM插槽的意义更多的不在于后续升级,而在于DIY,可以选购低配机型,到手后直接更换大内存。由于厂商在轻薄本往往将32g板载内存于i7 1T之类的高配捆绑,对大内存刚需来说不得不承受更高的溢价。而插槽的意义对消费者来说,就是可以实现i5 32g 512g之类的低配大内存,DIY配置的灵活性更高,但对于绝大多数用户来说,21年普遍标配的16g内存已经足够富余,时下的处理器到生命末期,可能都不会碰上升级内存的需要。所以,请不要过度追求非插槽内存不买
太长不看系列——电脑城究竟逛什么

各家品牌官网上都会标注直营门店或者合作经销商门店,这些门店往往能看到最新的机器,往往也会聚集在您所在地最大的电脑城/数码广场,但对于各种品牌均有售卖的大杂烩专卖店则要格外小心,不仅是库存机/二手机/改配机重灾区,往往发现您没有购买意图后态度也会非常不好。
标准化看机流程

→外观是否杀马特
→屏幕开合角度范围如何、转轴是否松动
→机身各处边缘,特别是C面是否割手
→机身扭转刚性如何,C面中央按压时是否明显塌陷
→涂层/机身质感如何、是否沾染指纹或污渍
→屏幕打开100°/合上状态下分别感受上手重量
→触摸板操作是否顺滑,定位是否精准
→屏幕是否严重反光,可视角度如何
→使用浏览器搜索一些色彩鲜艳的图片,观察显示效果
→观察D面的螺丝钉是否容易拆卸(便于后期升级/清灰维护)
→新建文本文档,使用键盘进行不少于200字的输入
→记下体验感受
结语

首先感谢您耐心看到文章的结尾,不知道您在看完本文后,是否还会追求所谓的“性价比”。如果您能认清自身的需求,客观的看待每一款产品,那么本文就尽到了价值。
本文将不定时更新,欢迎关注。另,笔者将自己最满意的一台笔电当作【彩蛋】埋在了文章当中,欢迎大家发掘。

-----------------------------
精选高品质二手iPhone,上爱锋贝APP

0

主题

37

帖子

6

积分

Rank: 1

发表于 2022-4-3 23:5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戴尔售后优势:全球联保
只要你是经常出国,途径全球各地,戴尔售后确实有优势,因为你在国行买的其他品牌机器,在国外找不了官方售后
精选高品质二手iPhone,上爱锋贝APP

0

主题

55

帖子

15

积分

Rank: 1

发表于 2022-4-4 01:48:31 | 显示全部楼层
联想的售后确实是国内最强,没有之一
体现在几点:
1.县级行政单位覆盖最广
2.大学城覆盖面高(基本常规高校附近起码有一家)
3.售后专业程度和服务质量排最前面
精选高品质二手iPhone,上爱锋贝APP

0

主题

37

帖子

3

积分

Rank: 1

发表于 2022-4-4 02:5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惠普战66的售后优势:同价位最高规格(上门售后)
精选高品质二手iPhone,上爱锋贝APP

0

主题

56

帖子

3

积分

Rank: 1

发表于 2022-4-4 04:4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割手问题我适应了5年了还好啦。方向键要提一嘴不?可惜的是全尺寸方向键的型号太少了
精选高品质二手iPhone,上爱锋贝APP

0

主题

44

帖子

3

积分

Rank: 1

发表于 2022-4-4 05:43: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认为对文字工作方向键半高影响不大,14寸塞全尺寸还是难度比较大,tp那种下沉半格的解决方案个人觉得已经不错了
精选高品质二手iPhone,上爱锋贝APP

0

主题

40

帖子

13

积分

Rank: 1

发表于 2022-4-4 07:03:45 | 显示全部楼层
萌新瑟瑟发抖~[可怜]
精选高品质二手iPhone,上爱锋贝APP

0

主题

64

帖子

0

积分

Rank: 1

发表于 2022-4-4 09:03:14 | 显示全部楼层
联想的售后比戴尔还好吗,我的印象中戴尔以售后出名,就是他家的产品除了xps别的真是让我一言难尽[捂脸]
精选高品质二手iPhone,上爱锋贝APP

0

主题

48

帖子

6

积分

Rank: 1

发表于 2022-4-4 10:52:02 | 显示全部楼层
直营3c服务站最多没有之一,有问题抱过去直接解决,预约工程师上门或者是送修或者远程都不能短时间最快解决问题
精选高品质二手iPhone,上爱锋贝APP

0

主题

42

帖子

3

积分

Rank: 1

发表于 2022-4-4 12: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里比较满意的笔记本,X1C和yoga?
精选高品质二手iPhone,上爱锋贝AP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爱锋贝 ( 粤ICP备16041312号-5 )

GMT+8, 2025-4-23 01: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Discuz Team.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