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什么事情消磨了你的专注力,让你没有办法认真学习? 你的答案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在这里,我将它们简单归为以下三类:
目标——任务太多,无法专注
能力——思维强度跟不上
心态——越焦虑,越走神
1. 目标——任务太多,无法专注
在工作中你可能遇见这样的状况:当你正在准备一项策划案的时候,突然一个电话打进来,让你安排一下明天晚上的会议,你不得不打开邮箱开始准备发邮件。就在这个时候,你的老板让你去把这个月的财务结算一下,并且拟一个表格给他。因为一系列琐碎的任务,你的情绪已经有一些低落了。当你调整心态,准备好先拟一个表格,再发会议邮件,再准备一项策划案的时候,手机的备忘录提醒告诉你,你还需要背单词——这是你为了提升自己硬实力所安排的任务。
在这种情况下,人很容易「抓狂」,因为如此多的事务超过了我们线程处理所能承载的范围。尽管上述严重的时间冲突并不是每天都会发生,但是思考到底时间应该分配给第二外语学习,还是编程,是读书写作,还是先完成作业或者工作,这种纠结几乎每天都会发生。
当我们陷入这样的纠结或者抓狂的状态时,我们的实际效率一般来讲也不会高。
因此,制订一个完善的任务计划,选择适当的目标实现路径,是提升专注力、高效管理时间的重中之重。应该如何设定你的目标,这是本书将要讨论的第一个主题。
2. 能力——思维强度跟不上
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专注力问题,还有一种相当普遍的情况,那就是思维能力导致的注意力不集中。
想想看,如果你小学一年级就被强制学习大学的高等数学知识,该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并且这也是相当不现实的,一年级的小朋友没有办法专注地学习大学知识,不在于他们懒散,或者心态不好,而是在于他们本身的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达不到相应的水平。
我们经常会面临着「被迫学习高年级知识」的痛苦,只是没有这个例子这样夸张罢了。在面对一些知识难关的时候,长时间无法克服会让我们泄气——自然无法专注。
因此,专注力需要思维能力作为基石。而在思维能力中,最重要的两种能力,即是推理和类比的能力,这两种能力广泛存在于各个学科和日常工作中。本书的第二部分,会讲解这两种能力是怎样的,应该如何训练,有怎样的训练技巧。
3. 心态——越焦虑,越走神
在完成一项任务的过程中,由于各式各样的原因,我们会陷入一种焦躁的情绪。例如,在做事件 A 的时候惦记着还有事件 B 没有完成,有时候就会突然担心起来:B 要怎么完成?完蛋了,我现在还没有完成 A,已经偏离了我的计划了。
这样的担心显然并没有什么有效的意义在里面——虽然它提醒我们需要抓紧时间,但是同时它给了一个紧张的暗示,在这种暗示之下,焦虑情绪也产生了。因为焦虑和不安,我们往往会选择逃避现实,例如用一两个小时来刷手机。这种任务逃避的结果最终会让我们陷入一个死循环:任务无法完成—焦虑—逃避—任务更加无法完成—焦虑—逃避……
这也正是焦虑的陷阱:当我们越想摆脱这种焦虑的状态,越不可避免地陷入焦虑的泥沼。
焦虑的产生是自然而然的,当人们为了完成大量工作而迫使大脑进行高效运转的时候,焦虑情绪随之而至。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期待大脑处于最佳状态——我们都曾体会过在最佳状态时高效的知识吸收和强力的信息输出的快感。为了维持这种状态,我们往往会更加拼命地迫使自己集中注意力,不要去思考那些琐碎的事情,让我们的大脑充分发挥出它的才智——有时候这种控制是卓有成效的,但这只是极少数的情形。绝大部分时候,即使我们耗费了大量的心理能量,我们仍然没有能够阻止焦虑情绪继续蔓延。
如果把焦虑感比作泛滥的洪水,应对它不应该堵塞住堰口,而是找准泛滥的原因。控制焦虑,最好的办法并不是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对抗焦虑,这往往只会导致更严重的焦虑;真正应该做的,是找到令自己焦躁不安的核心问题,尽力排除掉负面影响因素。跳出焦虑感所制造的恶性循环,你需要接受这个不完美的自己,调动积极的心理体验去对抗焦躁感。
在学习和工作中,除了焦虑以外,还有各式各样的情绪会影响我们,让我们无法专注:抑郁、挫败感、自卑,等等。如何应对这一系列复杂的情绪,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尽量避免这类负面情绪的产生和蔓延,则是在本书中将会讨论的第三个主题。
目标设定:像设计游戏一样设计任务
在目标设定这一专题中,我最想传达的一个事实是:你不能专注,可能是因为这项任务根本无法激发你的专注。
想想看,如果让你玩一款你最爱玩的游戏,你会存在专注力缺乏的问题吗?很可能是专注得根本停不下来了吧,甚至可以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其根本原因就是你从这款游戏中获得了快乐,这种快乐让你自然而然地专注了起来。
事实上,很多相当厉害的人物,他们在自己的领域之所以能够专注,正是因为专注本身就足以让他们快乐了。如果我们能够从「游戏是怎么带给我们快感的」这一角度出发,从中吸取有用的经验,帮助我们在其他任务中也可以更加专注,那自然就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这也正是这一部分的主题——像设计游戏一样设计任务。
以下,是我从游戏中总结出来的三个关键词: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