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6-12 00:01: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单个造谣追责的一小步,更是产品舆论的透明化和实名化的一大步。过去几年实现了敏感话题造谣的实名化和追责,而今开始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买买买了,对于品牌营销上雇佣水军和博主黑的情况终于开始治理来。
我们来盘点下这些年我们在产品和品牌内容上所经历的阶段:
阶段1:最初是各个品牌野蛮生长,产品和相关的宣传毫无管理能坑就坑,消费者无从吐槽、市监局也无暇顾及;
阶段2:然后是市场监督管理局和相关权威机构去审批和管理各品牌的产品和宣传,消费者可以通过电商的商品评论进行发声,品牌开始去维护评论;
阶段3:紧接着各个内容平台出现,用户不仅能在电商评论发声还能在各个内容平台(某书、某音、某乎、某站、谋值得、谋信、谋勃等)将整个产品的购买、使用、售后等流程非常详尽的介绍出来;
阶段4:现在各个内容平台开始逐步失去了作为真实用户发声的平台,反而变成了各个品牌的站外营销阵地,品牌开始大力在各个平台找网红博主和素人做产品使用分享,这些分享他是基本不受专业的电商网站和市监局管理,所以很多品牌就会借用各个博主的图文视频说出那些他们不敢吹的牛,同时也有很多博主借这个机会帮助A品牌黑B品牌从而获益,在内容宣传上和阶段1没有太大差别,野蛮生长;
阶段5:也就是我们现在正在向前经历的阶段,各种专业的博主开始直接在各种内容平台DISS品牌的虚假宣传;各种打假团队开始对品牌的直播、软文下手;市监局开始更加严格的对官方信息进行追责处罚;同时,品牌和官方终于对做黑评追责了,我们要知道一般个人是不大会有主动的黑评动机的(为了给小米一个产品自己花4000元买个手机图什么呢?),像这次这样的黑评(购买了一天就黑说使用一周效果如何差)大概率是其他公司或者团队雇佣来做的,过去对于这样的恶意行为大部分的回击方式都是忽略或者正面对攻,而今终于诉诸法律而且还得到了支持,这就给了我们一个信号,以后吐槽也是要负责的!
小米在京东评论10万+,差评1400+,为何选择这个作为诉讼呢?大概率也是雇佣军成分太明显。
所以,我们希望能够看到一个这样的产品营销环境:
每个品牌和产品会更加真诚的把自己放到消费者面前、希望用自己的产品、服务和内容去打动消费者,去做基业长青的企业而不是收割用户的智商税;
每个产品会愿意把更多的成本用在消费者研究、产品设计研发、产品生产管理和用户服务上,而不是把一大笔成本花在如何去“吹”上,毕竟绝大部分消费者买日消产品的目的是为了使用,希望能够把钱花到真正的产品上,而不是全成了广告费;
每个博主、用户能够基于真实的使用体验去给大家分享更真实更有体验感的分享,让人们可以选择自己合适的产品,而不是被品牌的金钱所奴役。
感谢你看到这儿,我是进击的一木,一个从外企供应链转型做产品的新国货的产品人,会一直在知乎分享与产品有关的事,有种草有吐槽也有聊产品想法,欢迎小伙伴们关注私聊多多讨论。
买脱毛仪是不是在交智商税?
射频美容仪是伪科学吗?
2021年深度筋膜枪评测(小米筋膜枪、云麦、京东、Hypervolt、菠萝君、施耐德等筋膜枪) |
|